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

世運站模型記

世運站相片上的日期是四月十七日, 那天因為沒有搭上往
花蓮的飛機, 間隔將近四個小時無處打發, 才想到跑去高
雄捷運的世運站, 把這個鋼構的車站外觀給拍下來, 利用
待在花蓮的晚上,很刻意的問了將近二十個問題.

現在的小學生經常被指派工作, 或是所謂家庭作業, 在我
看來,小學生永遠不知道成就感是甚麼, 在我來說, 寫作業
是一點成就感也沒有的, 不管是被打了九十五分或八十分,
動機都不是自己的, 小學生都像是麻痺了, 因為不曾以一
己之力, 看看在指定的完成時間內, 到達自己自動自發的
極限,因為對於自己的極限有了了解, 看到別人作品時, 會
知道別人的用心.

除去中間因為去渡假之外, 製作模型共計五天, 每次都在
禮拜六,先接他們來家裡, 沒有多久就是吃中飯, 然後又是
吃晚飯, 送他們回家, 固定每個禮拜見面, 培養出團隊默
契和對作品內函的瞭解.

第一堂課, 是先看世運站照片並回答那二十幾個問題, 了
解高雄捷運的全線狀態, 之後去文具店買材料.

第二堂課, 是學會用熱融膠, 和接合模型, 施工方法.

第三堂課, 把世運站屋頂裝置交給小朋友去做.

第四堂課, 把基做和底座完成, 連接屋頂.

第五堂課, 完工的修正, 欄杆部份交給小朋友做.


我拿著完成的世運站模型, 心裡滴咕著, 到底折騰了老半天,
小朋友和我各自學到了甚麼?

當自己的要求和小朋友的要求相牴觸時, 儘量要捨棄大人
的要求,冒著作品變醜的風險, 但是收獲會更多!

看來簡單的事, 去做比空想要難上百倍, 張鴻仁後來告訴我,
捷運車站在豪雨之後發生漏水的問題, 在我來看, 假如每天
都看本地的政論節目, 就馬上學會批評, 但是自己完成模型
卻困難重重.

因為物資有限, 做東西最好完成度越高, 越不容易變成垃圾.

沒有留言:

關於巨集指令

我以前為了毒檢寫了一個報表,但是最近被人投訴,說第一張TIC圖的Retention Time標示出不來,我的報表是兩頁,所以他的意思是,第一頁的報表上的層析圖不會在Peak 上標示滯留時間。 我去到實驗室,決定看一下自己闖的禍,發現我寫的巨集指令,積分用了 Integrate 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