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大東藝術中心展出的陳澄波畫展,給了我重新觀賞陳澄波繪畫的新機會,過去提到這位畫家,就充滿灰色的感覺,尤其是他大部分的真跡都因為保存狀態不良,更增加一份黑色的鬱悶感。
直到我在大東藝術中心,參觀正修的藝術品修復展,才看到陳澄波畫作真實的樣貌。
修復後的画作,光線明亮許多,也更加有空間感,熟悉的廟宇,也一如存再現今生活當中的一樣,十分親切。
但是終究還是被我找到幾個致命的缺憾,一是,台灣的建築的醜陋,在陳澄波時代一如今天,沒有任何的改善,畫家再好,風景不夠美,說什麼都沒有用,假如列出受害者,就包括石川欽一郎,藍蔭鼎,廖繼春,張義雄通通在內,再會畫也沒用。
二是,陳澄波的畫展,附屬在繪畫修復的題材下,雖然因為畫家,修復古畫變成顯學,但是若是將本末倒置,那真的是悲哀,修復確實重要,但不及繪畫與畫家本身。
三是,悲情終將過去,無需一再炒作,以三十九歲離開的一個畫家,陳澄波的影響,恐怕連現今仍在世的人,都無一可及,何悲之有?所以我們應該興高采烈的舉辦畫展。我羨慕起陳澄波的選擇,用短暫的一生留下豐富的遺產,讓後輩得到啟發。
直到我在大東藝術中心,參觀正修的藝術品修復展,才看到陳澄波畫作真實的樣貌。
修復後的画作,光線明亮許多,也更加有空間感,熟悉的廟宇,也一如存再現今生活當中的一樣,十分親切。
但是終究還是被我找到幾個致命的缺憾,一是,台灣的建築的醜陋,在陳澄波時代一如今天,沒有任何的改善,畫家再好,風景不夠美,說什麼都沒有用,假如列出受害者,就包括石川欽一郎,藍蔭鼎,廖繼春,張義雄通通在內,再會畫也沒用。
二是,陳澄波的畫展,附屬在繪畫修復的題材下,雖然因為畫家,修復古畫變成顯學,但是若是將本末倒置,那真的是悲哀,修復確實重要,但不及繪畫與畫家本身。
三是,悲情終將過去,無需一再炒作,以三十九歲離開的一個畫家,陳澄波的影響,恐怕連現今仍在世的人,都無一可及,何悲之有?所以我們應該興高采烈的舉辦畫展。我羨慕起陳澄波的選擇,用短暫的一生留下豐富的遺產,讓後輩得到啟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