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26日 星期五

關於一則馬克思,普朗克的軼文

 當然因為很有趣,否則才不耐煩,去記這些名人的八卦呢!

馬克思,普朗克,是一個物理學家,在物理課裡,會知道這個人竟然發現一個自然界的常數,就是一個實際存在,可以用來計算的數字,當然,這個常數就名叫普朗克常數,不過這常數和這件事無關,姑且不表。

偉大的物理學發現,當然就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獎,獲獎之後接到雪片般的邀請,在歐洲到處演講,普朗克買了當時流行的工具,汽車,並且請了司機,這樣解決了一部分的交通問題。

司機長期跟著普朗克四處旅行,也不能免俗的聽了數量可觀的演講,所以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他的學問,和演講的順序,在經過幾次交換意見後,司機甚至誇口說自己也可以勝任上台演講。

普朗克原以為司機是開玩笑,不以為意,但是經常誇口,忍耐到了極限,普朗克索性答應了某一個大學由司機上台,反正多數人並不熟悉普朗克的長相,存心要讓他自作自受,好讓他不要夜郎自大。

這一天終於來臨,司機在台上表現得可圈可點,物理學在他口中和生活常識一般,一路滔滔不絕,到了後半段,開放聽眾提問的時候,司機開始遇到困境,而正巧被問到超過自己能耐的問題。

“您的問題,相當容易,我甚至可以請我的司機,上台來回答。”

司機淡淡指著坐在台下的普朗克這麼說。




A Whiter Shade of pale

 名曲之所以成為名曲,和團體,與所在時代,許多的因素有關,但也可能一首曲子,不管它在任何時代出現,都會註定是名曲,即使歌詞隱晦不易聊解,連唱的人都可能不知所云,也阻止不了他成為一首經典,這首 a Whiter shade of pale 是當之無愧的一首。

曲子的序奏,動機始於巴哈的 G 弦上的詠嘆,但是Procol Harun 樂團又自己編了一段洗腦的旋律,然後是唱的部分,歌詞本身像是一部電影的細節,仔細的閱讀,甚至還可以有影像會出現,不過在嘻皮的時代,迷幻藥,酗酒通通攪在一塊兒,要有意識的在唱的時候表達,情緒的起伏會有一點困難。

目前聽到的版本,歌詞有兩段,加上副歌,以及序奏、間奏和尾奏,大概在四分十八秒以內,但是確實早期的歌詞其實總共是四段,怎麼省,這首歌也會超過七、八分鐘!流行音樂的鐵則,是四分鐘以上的歌曲流行的機會會大大的降低,這是考慮年輕聽眾的一般耐受程度,顯然Procol Hanun 樂團和後來的團體一樣,弄出了一首過於冗長的歌曲。

蘇芮曾經錄過這首歌的短板,不過顯然地把歌詞不明究理的改了,顯然是因為根本看不懂,硬要從原唱的聲音擠出一個字來,副歌的一開始 and so it was that later 變成了 and so it was a lady 到現在還可以找出來,可以知道這首歌的詞有多奇怪,這種大膽改詞也代表,這種,“反正就是一首英文歌,聽懂要幹什麼”,的態度。

我問了早期唱過這首歌的職業樂手,他一聽就說演奏過,主唱的是鍵盤手,這歌太有名了,但是當我問他,知不知道歌詞的意思,他也說埋頭苦唱,鸚鵡學舌,不知所云。

那這首歌究竟哪裡可以這樣獲得青睞,連聽不懂的亞洲聽眾也趨之若鶩?這個,可以寫成一篇論文了,我大概有幾個猜想,第一是名聲,他蟬聯排行榜的時間很長,其二是旋律洗腦,一聽前奏就可以記住不忘,其三是裝B,說自己也搞了一首前衛得不得了的歌聽聽,而大多數的人沒聽過,第四是明知道這曲子跟迷幻,飲酒,混亂的私生活有關,藉著來滿足自己乏善可陳的枯噪生活。 

我選歌多是為了彈唱,這首歌的詞,通不過第一關,通順易記的特質沒有,甚至沒有關聯性,主題呈現跳耀式的進行,而在我這麼露骨,毫無掩飾自己的厭惡,批評這首歌的缺失,且在它的演唱者也已經過世三年後,我決定挑戰,唱這首歌,你就知道這首歌,應該經典得可怕。

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

退休隨筆二

 我的彈唱生涯始於國中時期,說起來我是民歌時代的人,所以有一段時間受到歌曲創作的引導,覺得創作是世界上最值得參與的事。不過民歌使用三和弦,很快地滿足不了我,我從音樂史的書上知道人類玩三和弦,玩了將近一千兩百年,驚訝得不得了,之後的我,覺得即使是一首用三和弦完成的歌,也應該將它重新編曲,使它真正的感情得以發揮出來,當然也有一派的論點,說就是因為用了三和弦,才會有民歌當時的味道,我顯然不滿意這樣的論點。

高中時從電台特別是警廣聽到英文歌曲,多數人知道的是余光主持的青春之歌,他介紹即時的告示板雜誌的歌曲排名,所以讓聽眾無意間進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,他細數著各個樂團歌者的歷史,讓我從中窺看到了另一個不同的流行文化,高二我打工買了一台收音錄音機,可以把余光的節目,錄下來反覆的聆聽,我發現這種不妨礙我一邊讀書的操作方式,竟然可以把英文歌曲直接燒錄到年輕的腦袋瓜裡,我在這個年紀,燒錄進腦子裡的歌曲應該上百首,抹也抹不掉。

這些英文歌曲,在我退休之後發生了奇妙的作用,我的後半生選擇居住在高雄,一個以台語為主的世界,我彈唱英文歌曲顯然是一個異類,加上我年輕時,和國外來台的交換學生住在一起,使英文變成第二母語的關係,所以很難找到同好,不過由於整個台灣幾乎都在迷信英語教育,父母們把自己的小孩,送去學習英語的時刻,我倒覺得自己是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特例。




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

退休隨筆一

 實際的退休日,應該是2024元旦,沒有任何的儀式,只有自己知道,我不由得想起竹中直人主演的美食野武士,第一集他前一天退休了,隔天一大早因為鬧鐘沒響,他匆匆忙忙下床,嘴裡咕噥著老婆為什麼沒有叫他,一邊繫著領帶,然後才看到桌上放著昨天同事祝賀的鮮花,畢竟過去幾十年都是如此醒來,還真的有一點不習慣。

我看到鳳山社區大學的招生廣告,考慮去上吉他的彈唱課,自認應該是進階班的水平,找到授課老師阿偉的聯絡方式,傳了自己的錄音,詢問是否可以直接跳過初階班,老師叫我先去進階班試聽兩堂課,然後考慮這個班級是不是合適。

我試聽之後接受了課程,大概上到第四次,班上的同學就約我去鳳山台糖花市,在假日的彈唱表演,這使我積極的準備歌曲,弄出可以唱的十幾首歌,依約出席,久沒有上台表演,還真的有些不習慣,加上單獨要唱一個小時,的確是有難度,所以我大約半個小時,準備的歌就唱完了,只好下台一鞠躬。

有經驗的同學告訴我,因為客人來來去去,所以假如歌唱完一個循環,就依序再唱一次也不為過,當然每一首歌,最好能夠依照原曲的輪迴唱過,不要省略,而歌曲之間,也要穿插自己的介紹,和聽眾互動,或是替場地的商家招攬一下生意,這樣子,大約在九首到十四首歌左右,可以完成約莫一個小時的表演。

除了花市之外,阿偉老師還有另一個地方在鳥松,假日可以彈唱,那是一個可以帶寵物去的餐廳,叫做巷左轉,器材架設好,大約十一點開始表演,休息的時候,可以點餐或是點一杯飲料,隨性的坐一個下午,這個場地,也是之後彈唱班成果發表會的場地,不過因為班級人多,成果發表會當中一個人只負責唱一首,這和花市表演一次一個小時相比,真的太輕鬆了。

由於我參加了彈唱班,日子過得飛快,我也自己照著習慣,把每次的演出,用錄音設備錄起來,調整好之後,也為同學們錄音,而我過去就是因為不斷利用錄音,來發覺自己彈唱的缺失,錄音機實在是最嚴苛的聽眾,不知不覺,可以表演的歌,也逐漸累積到五十首。

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

減七和弦在彈唱中的地位

 2024年我的最大的發現,是減七和弦在彈唱上的大用,減七和弦是一個由等音程的四個音所組成的和弦,由於平均律是由十二個音組成,而和聲的組成音又可以轉位,因此減七和弦實際上總共只有三個,Cdim7 ,C#dim7, Ddim7 其他的減七和弦,可說都只是同音異名的記錄方式,在樂理書上的多數說明卻到此為止。

早見到曲子中出現的減七和弦,應該是作曲家自己使用的手法,包括Roland Dynes 的 Tango en Sky ,以及Villa-Lobos 的前奏曲第一號,減七和弦的左手指型,在指板上每移動四格就會重複相同的特性,可以做出一個同音下降或是上升的效果,在Michael Jackson 的 She is out of my life 在Csus4 ,C,之後出現了一個 Adim7 ,而這是我在年輕時,無意間找到的,不過當時只知道按法,也驚覺他的搭配很合,但是我當時不知道這就剛好是一個減七和弦。

樂理說明減七和弦,說他適合用來導引轉調,這說明減七和弦對於某些轉調的情況,會自動產生解決(Resolve) 的感覺,在另一個影片中,他說明對任何和聲而言,僅有的三個減七和弦,必定會有一個減七和弦,和他具備有共用音,另一個減七和弦會從上升來解決,第三個減七和弦則是從下降來解決,照這種關聯性,好像在說減七和弦有一個永遠不會錯的特性,適合即興演奏時來套用,這個了解,使樂手有了即興的本錢,減七和弦的指型,經常出現也不足為奇了。

回到我在彈唱為一首歌抓和弦的過程,減七和弦經常可以解決找不到和弦可用的困境,不必計較所在,直接依照當下的旋律音,彈一個包括該音的減七和弦即可,你會發現減七和弦彈出來,連根音都恰到好處,沒有違和感,這甚至一度讓我認為,減七和弦可以作為根音的提示。

這個部分,可以用Charles Chaplin 的名曲 Smile 為例,我喜歡Nat King Cole 的版本,但是這首曲的和聲極其複雜,也是直到我學會使用減七和弦,才終於可以恰當的解決和弦的困境,而我願意這麼說,當你找不到和弦可以用來恰當的伴奏某一個段落時,總會有一個減七和弦可以解決它。

關於一則馬克思,普朗克的軼文

 當然因為很有趣,否則才不耐煩,去記這些名人的八卦呢! 馬克思,普朗克,是一個物理學家,在物理課裡,會知道這個人竟然發現一個自然界的常數,就是一個實際存在,可以用來計算的數字,當然,這個常數就名叫普朗克常數,不過這常數和這件事無關,姑且不表。 偉大的物理學發現,當然就讓他獲得了諾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