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

關於學習的一些訣竅(二)

難怪美國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,至少我們可以見到美國化學會,針對八十歲以上的化學家,做傳承的報導,姑且不管當事者說了什麼無聊的話題,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可以成立,我的專業領域中,最值得一提的訪談,應該是Fred, W. McLafferty  (May 11, 1923 − December 26, 2021)先生,他是促成質譜搜尋電腦化的功臣,也是有機質譜和GC/MSD的元老。

這篇訪談是在2007年元月22,23日在康乃爾大學完成的,訪談的人是Michael A. Grayson 他是Measuring Mass : From Positive rays to proteins 的作者(主編),對於質譜的技術和歷史瞭若指掌,所以是訪談像McLafferty 這樣的科學家,不二的人選。

訪談的原件是個錄音,之後再轉成文字稿,一些不確定的說法,也經過事後的確認和校正,這樣的文件最終被放在Hiritage Foundation (傳承基金會) 的底下,等待有緣人來翻閱,至於會有啥麼為大的體會,就隨緣了。

有什麼比聽一個老科學家哰叨更無聊的事呢?但是我倒寧可相信,他的話語是真切,具有參考價值的,試想你可以和張良,韓信,蘇東坡對談,那會比什麼都更有意思。

McLafferty 2021年的聖誕節過後在美麗的紐約州的伊瑟卡過世,享壽98歲。


下載文件或聲音檔可以從以下連結

https://digital.sciencehistory.org/works/fb4949477#tab=ohDownloads

他的主網站是

https://www.sciencehistory.org/oral-history-collections


沒有留言:

關於一則馬克思,普朗克的軼文

 當然因為很有趣,否則才不耐煩,去記這些名人的八卦呢! 馬克思,普朗克,是一個物理學家,在物理課裡,會知道這個人竟然發現一個自然界的常數,就是一個實際存在,可以用來計算的數字,當然,這個常數就名叫普朗克常數,不過這常數和這件事無關,姑且不表。 偉大的物理學發現,當然就讓他獲得了諾...